最新訊息
SART 和 AIS SART的差異
2024-07-05 2633
作用原理
SART的工作原理是,當船舶遇險棄船時,船上人員將SART從船上取下並啟動。在搜救船雷達掃描脈衝的作用下,SART發出反應訊號。響應訊號顯示在搜救雷達螢幕上,並可沿半徑方向傳輸。方向呈現一系列亮點,亮點多達12個。當搜救船逐漸接近SART時,亮點逐漸變成弧線,然後變成同心圓,雷達掃描SART的位置。
AIS-SART包含全球導航定位系統GNSS接收設備。它有一個獨特的 9 位元識別碼。識別碼由「970+6位數字」組成,標註在產品外殼上。識別號碼是從生產工廠設定的,它已預先寫入設備,無法修改以供將來使用。透過知道這個移動識別碼,參與搜救行動的船舶和飛機可以輕鬆識別AIS-SART發送的信號,對其進行定位並實施搜救行動。
AIS-SART包含全球導航定位系統GNSS接收設備。它有一個獨特的 9 位元識別碼。識別碼由「970+6位數字」組成,標註在產品外殼上。識別號碼是從生產工廠設定的,它已預先寫入設備,無法修改以供將來使用。透過知道這個移動識別碼,參與搜救行動的船舶和飛機可以輕鬆識別AIS-SART發送的信號,對其進行定位並實施搜救行動。
搜救設備比較
SART雷達的位置只能透過雷達掃描來確定。
AIS-SART 任何配備或連接AIS的設備都可以接收並顯示AIS-SART的準確位置。
如果船上的AIS設備可以連接雷達,當AIS-SART訊號啟動時,雷達上會出現一個圓圈。當您用雷達滑鼠點擊圓圈時,AIS-SART 發送的訊息將出現在雷達螢幕的訊息欄位中。中間。
AIS-SART 任何配備或連接AIS的設備都可以接收並顯示AIS-SART的準確位置。
如果船上的AIS設備可以連接雷達,當AIS-SART訊號啟動時,雷達上會出現一個圓圈。當您用雷達滑鼠點擊圓圈時,AIS-SART 發送的訊息將出現在雷達螢幕的訊息欄位中。中間。
國際海上人命安全公約要求
每艘客船和所有500總噸及以上的貨船必須在每一側至少配備一個搜救定位應答器。
所有300總噸及以上但小於500總噸的貨船必須配備至少一台搜救定位應答器。
搜救定位應答機應符合不低於本組織通過的適用性能標準。
搜救定位應答器應存放在所有能夠快速放置在除第 31.1.4 條要求以外的救生艇筏上的位置。每艘救生艇上也可安裝搜救定位轉發器(第 31.1.4 條要求的除外)。
配備至少兩個搜救定位應答器。配備自投式救生艇的船舶,必須在自投式救生艇內安裝一台搜救定位應答器,並在最靠近駕駛室的位置放置另一台搜救定位裝置,以便在船上使用。並轉移到另一個救生筏上。
所有300總噸及以上但小於500總噸的貨船必須配備至少一台搜救定位應答器。
搜救定位應答機應符合不低於本組織通過的適用性能標準。
搜救定位應答器應存放在所有能夠快速放置在除第 31.1.4 條要求以外的救生艇筏上的位置。每艘救生艇上也可安裝搜救定位轉發器(第 31.1.4 條要求的除外)。
配備至少兩個搜救定位應答器。配備自投式救生艇的船舶,必須在自投式救生艇內安裝一台搜救定位應答器,並在最靠近駕駛室的位置放置另一台搜救定位裝置,以便在船上使用。並轉移到另一個救生筏上。
船舶檢驗規則要求
A1海域:客船、貨船均配備一艘。
A1+A2海域或A1+A2+A3海域:500總噸以上客船、貨船配備2艘,500總噸以下貨船配備1艘。
配備救生艇筏的載人非機動船舶,也應依航行海域配備符合規定的救助艇搜救定位裝置。
設有兩個搜救定位裝置的船舶,應每側各安裝一個。船上配備的搜救定位裝置應存放在能快速放入救生艇筏的位置。
A1+A2海域或A1+A2+A3海域:500總噸以上客船、貨船配備2艘,500總噸以下貨船配備1艘。
配備救生艇筏的載人非機動船舶,也應依航行海域配備符合規定的救助艇搜救定位裝置。
設有兩個搜救定位裝置的船舶,應每側各安裝一個。船上配備的搜救定位裝置應存放在能快速放入救生艇筏的位置。
綜合結論
當AIS-SART和雷達SART的天線距離海平面相同高度時,AIS-SART的定位速度更快、更準確,而且範圍更遠。特別是在惡劣的海況下,可以更快速、更精確地定位。快速且準確定位遇險船(筏),大幅縮短海上救援時間,提高遇險人員的生存機會。雖然目前許多船舶在船舶搜救反應方面仍使用傳統的雷達SART系統,但隨著AIS訊號基地台的逐步增加與完善,AIS-SART系統的優越性將會更加凸顯。相信AIS-SART系統最終將取代雷達SRAT系統,成為船舶搜救的主流產品。